进入“后高考”时间,这些事情必须做到位!
今日9时至11时30分
随着部分考生参加的高考考试科目
蒙古语文乙的结束
2018年内蒙古高考落幕
呼和浩特市招生考试中心给
各位考生写了一封信
请查收
↓↓↓
呼和浩特市招生考试管理中心提醒考生
6月23日高考成绩公布后,考生在查分后也可登录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查询推荐填报院校名单,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选择理想的院校及专业,并提前熟悉网上填报志愿的流程。
6月23日至26日,考生可申请复查卷面分数
6月25日前,内蒙古公布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考生服务暨网上填报志愿平台网址:http://www1.nm.zsks.cn/kscx/
网上填报志愿专栏网址:http://www.nm.zsks.cn/18gkwb/
具体网报志愿的批次及时间,考生请留意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和“内蒙古招生考试”微信公众号发布的通知。
今年的高考也落幕了
已经考完的科目
你觉得自己考的怎么样?
来听听老师的总结
↓↓↓
今年高考英语全国Ⅱ卷命题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为目标,依据高考评价体系的总体要求,考查主干知识和关键能力,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试卷结构进一步巩固
高考英语科全国II卷的结构得到进一步巩固。阅读理解部分“四选一”和“七选五”两种选择题题型相结合,既考查理解文章具体信息的能力,又考查理解篇章及结构的能力;完形填空、语法填空和短文改错相辅相成,全面考查考生准确运用英语词汇、语法知识的能力;写作任务侧重考查考生使用书面英语进行表达的能力。各种题型搭配科学合理,基本覆盖了考生应该掌握的必备语言知识和各语言技能包含的具体语言能力。
稳中求变、求新
阅读理解依然是5篇文章按难度渐进排列,阅读总量1800—2000词之间,但语篇取材广泛、体裁多样、时代性强、考查能力全面。书面表达依然是半开放性写作,但由书信变为为宣传栏写通知。情境设置紧贴生活实际,实现了交际的功能。写作考查方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同时重视对文章结构和逻辑的训练。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强化高考育人功能和价值导向
语言知识运用部分第二节语篇介绍中国近年来根据人民膳食变化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做出贡献。宣传介绍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同时,引导学生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伟大民族精神。阅读理解部分的一篇研究报道,介绍在社交过程中适当寒暄和闲谈可成为人际间相互理解沟通的基础;完形填空文章介绍一位父亲碰巧营救了自己的儿子,引发强烈的亲情共鸣;这些文章让考生在阅读文章内容的同时深入思考在生活日趋便利的当今社会,更应该关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人文情怀。
试卷内容设计科学
区分度提高
2018年高考英语卷所采用篇章材料的难度水平呈阶梯分布,在材料话题难度、题型搭配以及考点设置等方面,难易搭配合理,题目类型多样,考查要点覆盖面广,试卷中难、较难、较易和容易各难度层级试题比例得到进一步优化;通过合理设置选择题的干扰项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了试题的区分能力。
总体来看,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II卷命题在稳定中求发展,质量整体跨上新台阶。
▲ 赵海燕
内蒙古师大附中宏志班英语教师
高三年级英语备课组组长
呼和浩特市学科带头人
呼和浩特市"优秀教学能手"
全国高中英语课优秀课展评获"一等奖"
严格遵循考试大纲
突出主干知识
1.保持稳定
今年是修订考纲(将原选考3-5的内容纳入到必考中)的第二年,必考题中又增加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试卷整体结构与2017年相比基本稳定,略有变化, 试题难度略有降低。试题风格与近几年全国Ⅱ卷相符,严格遵循考试大纲,聚焦物理学科主干内容和要求,以主干的、学生终身发展和继续学习必须掌握的知识为基础设计试题,没有超纲、过难过繁的内容。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加强对学生逻辑推理、信息加工、模型建构等关键能力的考查,注重将基础知识作为考查重点,注重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注重考试内容进一步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
试卷必考部分主要涵盖力学和电磁学两部分内容,分值相当。以匀变速直线运动、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静电场、电路、磁场和电磁感应等重要内容为主线,选考部分主要考查气体实验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光的反射和折射、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等主要内容。情景设置比较经典,着重考查学生对物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和运用,难度适宜。试卷考点内容分布合理,着力考查了运用 “力与运动观点”、 “守恒观点”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对物理建模、估算、分析与推理等能力的考核,物理味很浓。
2.稳中有变
试题结构与2017年相比进行了微调,实验题22、23题考查内容进行了调整。
联系物理应用
凸显学科特点 关注社会热点
体现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和物理学科的特点,高考物理着重考查学生逻辑推理、信息加工、模型建构等关键能力,引导学生培育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对于提取信息能力的考察力度有所加强。比如:
1.第15题通过关注高空抛物对行人造成伤害为情景,考查了自由落体运动和动量定理。增强了应用性,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
2.第16题利用我国自主建造的世界最大口径射电望远镜所发现的毫秒脉冲星作为背景,考查学生对万有引力、匀速圆周运动等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3.第24题以汽车冰雪路面上行驶易出事故为情景,考查了动量守恒定律和动能定理。
增加开放性和探究性
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
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第22题要求考生根据实验目的和所给器材,改装电流表和电压表,设计实验电路,较好地反映考生的基本实验能力。重视了课本上的实验,但不是简单地照抄课本上的实验,而是对原实验给予改造、改进和创新,考查学生实验设计和探究能力。
对高三复习备考的建议
1.注重主干知识,立足课本,突出物理核心思维方法
高考物理注重对基本物理概念、基本物理规律、基本实验技能的考查,突出考试内容的基础性。今年高考物理加大源于教材试题的数量和分值比例,引导教学回归教材中的基础内容,夯实学生学习的基础。比如,第17题考查光电效应。注重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回归课堂教材,避免超纲学、超量学。通过题海战术、机械刷题来代替对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讲述和训练是低效的,从而起到减轻学生负担作用。
2.突出模块间综合,进行系统化训练
新课标的编写按模块划分,但在高考试卷中,作为必考内容,很多命题会涉及到多个模块的综合,由于在学习时是分模块进行的,学生的综合能力没有得到相应的训练,所以在高三的复习中注意加强各章的联系,把各个独立的知识按照知识的内在联系建立起知识体系和网络。
▲ 冯贵珍
内蒙古师大附中物理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2018届高三备课组长
市级教学能手
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辅导教师
命题思路
2018年的高考全国II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继续延续了注重基础知识和学科主干知识,以生产、生活、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为依托,在测试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反应原理、常见典型物质等基础内容和要求的基础上,突出应用性、综合性和创新性,体现高考评价体系中能力测试为主导的基础性考查要求,全面检测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有利保障了基础教育化学人才的培养质量。
试卷结构及内容涵盖
与2017年的全国II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相比,2018年的化学试题在结构、题型、题量、分值上保持相对稳定,客观题的内容类型顺序稍有变化,对实验的实操性的考查有明显的加强。在必考部分以有机化学知识为依托的的知识考查总量明显减少,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相关知识的考查更注重实用性。试题阅读量除27题略增外基本保持稳定。
试题特点及考查方式
1.信息呈现方式有创新,对信息获取、加工能力的要求有所提高
第8题雾霾成因以循环转化关系图形式呈现;第9题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实验现象的信息以图示方式给出;27题的数据信息无论表格形式还是图像形式均为间接信息。
2.增加了信息的开放性,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得到加强
在对必备知识考查时,增加了信息的开放性,例如27题考查的内容仍然是催化剂优劣判断、平衡常数和速率变化、压强大小比较等常规问题,但由于信息的呈现方式不够直接,并且要借助于陌生的用定量化的数学关系模型来表示反应速率的生成速率方程进行相关计算和判断,要求从整体上来认识反应速率和反应平衡。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学习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都有较高要求。
3.必考部分主观题之间的界限进一步淡化,但立足教材对重点内容进行重点考查这一原则未变
例如26题以常见的锌单质的工业生产为切入点,既考查了铁、铜、锌、硫、硅、氯等应用广泛的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又考查了沉淀溶解平衡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还涉及到了硫酸铅的难溶性,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在铅蓄电池的学习中关注到其难溶性,还要会迁移。这样的设计不仅可降低学生对物质的陌生度,还可回归中学化学元素化学教学的本质。
又如28题是以配位化合物为切入点进行实验考查,而配位化合物在必考部分只限于直接用于离子检验,对其结构和性质并无深入了解,其立意与以往实验考查以有机物的制备、分离、提纯来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等实验基本技能是殊途同归,只是配位化合物更为陌生,学生能否从陌生中找熟悉、从抽象中剥离具体是答题的关键,也是考过程而不是考结果的一种具体体现。
4.选考部分,两题难度差异仍然较大,将对选修模块的选择方向造成影响
35题与36题的难度差异与2017年相比较改善并不明显,35题的信息阅读量仍然较大,设问不易得分。并且计算还由一问变为两问,学生得分率会降低。这样的难度差异如果不作出调整,会对选修模块的选择方向有单一导向作用。
对学科化学教学的建议
1.回归中学化学元素化学教学的本质。
2.将化学学科教学内容与生产、生活、社会及科研实际紧密联系,强化环保、医药、材料、能源等交叉学科内化学原理与技术的应用,传递化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的巨大价值和神奇魅力。
3.加强学生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学会学习等关键能力的培养。
4.加强实验教学中演示实验的比例,不仅仅局限在验证性实验,要增加学生实验的探究性设计。
▲ 陈箬青
内蒙古师大附中化学教师
特级教师
呼和浩特市学科带头人
市教研室中心组成员
化学教研组长
2018年高考(全国卷II)理综生物试卷在命题形式上继续沿承了以往的结构模式:6+4+2选1,试卷充分发挥生物学科育人功能,贯彻新大纲思想,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等新课程理念和核心素养要求落到了实处。试题亲切感强,选题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创设情境与实际问题巧妙融合是本套试题的一大亮点。今年的试题对于必修二的考查比重下降,难度比往年稳中略降,试卷整体表现出“重基础、维稳定,提素养、显能力”的特点。
高统筹 巧设计
助力素质教育发展
生物学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科视域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倡导学以致用,以加强学习过程的触摸感与获得感。试卷第3、29、31、32题精选命题素材,创设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科学探究等问题情境,考查以生物学视角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学科综合素养水平,试卷注重顶层设计、突出考试内容的统筹规划,高起点低落点,着眼学生长远发展,积极引导中学教学重视实验操作、科学语言表达等能力,助力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另外,试卷31题的考查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与优越性,有利于正确生态文明观的建立,形成爱护自然、保护生态的社会责任感,坚持立德树人的高考立场。
抓核心 重基础
着眼关键能力考查
从学科主干知识出发进行命题,重视基础知识和核心概念(1题、5题),着重考查学科必备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注重学科内知识的综合(4题),引导基础教育抓住核心、稳住基础,并对理解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要求有所提高,着力考查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与信息加工等关键能力。
依考纲 立新意
潜移默化渗透革新
试题设计依据考纲要求,符合“核心考点连年考查,适当兼顾知识覆盖面”的特点,平稳中求创新,常规中有突破,今年的选择题中没有出现生态学和遗传学相关知识考查,非选择题中一直延续的第29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第30题(生命活动的调节)位置互换让人意外;图文转换能力考查减弱;同时非选择题填空的数量减少,每空分值加大,同时加强学生对生物学原理的深入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的要求,着力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这一点在第31题和第37题选修1部分的考查尤为明显。这些变化可能预示高考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中的变化。
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在今后的教学和复习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引导加强实验教学,重视实验探究
高考生物继续加强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引导中学生物教学过程中重视实验教学,以推进生物学科素养培育目标的实现。
2.重视语言表达能力,引导深度思考
对生物学事实及规律的深度思考反映了生物学科综合素养层次。在生物学课程的长期学习过程以及日常生活实践过程中,自觉运用生物学知识对接触可及的生物学问题进行思考与解释,体悟科学研究过程与思维方法,科学精准地进行语言和文字的表达与交流,是实现生物学科素养培育目标达成的有效路径之一。
3.引导教学回归本质,立足主干知识
生物学科具有丰硕的学科知识体系,扎实严谨的主干知识框架是学习生物学课程的根基。牢牢把握学科主干,才能使整体学科知识枝繁叶茂、开花结果。加强对生物学科核心主干知识的理解与综合运用的考查,有利于改善偏离教学本质、脱离教学规律、盲目刷题的现象,引导教学回归本质。
▲ 陈香君
内蒙古师大附中宏志班生物教师
高三生物备课组组长
国家“英才计划”辅导教师
呼和浩特市名师工作坊骨干教师
历史
2018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重点考查核心价值、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体现高考改革对“助推改变应试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积极作用,实现高考选拔德才兼备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要求。
试卷结构有微调
今年试卷客观题保持不变,主观题有微调,第41题分值未变,但由原来的2问变为3问;第42题以及选做题未做大的改动。
试题特点分析
整张试卷聚焦立德树人,体现历史学科积极育人导向;落实依纲考试,凸显考试与素质教育要求的内在联系;优化考试理念,体现素质教育基本要求。
1.试题整体难度适中
试卷考察的内容既熟悉又灵活,同时又紧扣时代脉搏。
2.突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试题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激励考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第27题呈现了传统戏曲昆曲的精美与雅致;第41题考查我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人类文明交流等内容,凸显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意义。
3.重点考察国史、改革开放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对考生而言,国史、改革开放史的学习有助于树立科学的历史观以及正确的国家观。如第45题使考生进一步加深对改革开放历史意义和科学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作用的认识;第47题考查考生对历史人物的认识水平和家国同构观念。
4.落实《考试大纲》,避免“偏、难、怪、深”
无论主观题问题设计还是选择题选项设置无不以考试大纲为基本依据,对考试内容和要求进行了优化与整合,从考试内容到分值权重,重点考查学科主干知识。如第32、33和34题分别考查了古代罗马法发展、早期资本主义殖民扩张和二战后欧洲经济一体化等。
5.古今贯通,中外结合,考查知识整合、迁移能力
如第26题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为考点,考查考生对三省六部制度演变的认识;第29题涉及俄国、法国、美国革命成功的历史经验,需要考生综合中外历史知识全面考量,才能深刻理解孙中山讲话的内在含义。
6.重视与时事热点的结合
从28、29、35、41、45、46题来看,我们不难窥视到试题暗含的热点问题。围绕着加强党的领导、改革开放、大国外交变化、区域化的挫折等,都是需要拨开迷雾探寻实质的内容。
7.基础性、应用性、创新性和综合性相结合
如第42题,要求考生提取信息并提炼出启示加以说明。该题要求的关键能力,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个层次;考查的学科素养,囊括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和家国情怀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考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2018年文综全国Ⅱ卷历史试题符合一贯的命题思路,中规中矩。材料比较新,有一定的时代感,接近考生的思路和习惯,学科特点突出,贴近中学教学实际,实现了预期考试效果。
▲ 王立新
内蒙古师大附中历史高级教师
历史教研组长
高三历史备课组长
形式稳中求变
试卷结构稳定 考查方式多样
2018年全国Ⅱ卷在模块顺序、模块赋分、整体难度、考查方式等方面,与往年相比保持了基本稳定,同时又在试卷结构与题型设置方面稳中有变。
不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基本都是按照必修一到必修四的顺序命题,每本教材赋分(经济30分,政治24分,文化18分,哲学28分)近五年变化不大。
选择题整体较为容易,一半试题通过“排错”可以直接找到答案(尤其是文化和哲学),学习时要注意诸如“决定”等一些带有确定地位的表达,做题时要注意“摆脱”等一些带有绝对语气的表述,它们都是错项的偏爱。选择题基本都是组合式试题(只有13题例外),且保持了两个选支组合、每一选支出现两次的组合方式,只是今年意外地出现了一道“六选二”试题(12题)。
非选择题整体难度不大,设问指向性明确,小切口切入,考生容易上手。非选择题在去年将模块组合的固化模式打破,今年继续沿用,原本的38、39两个大题被拆分为38、39、40三个大题。
试题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如12题的曲线题、13题的顺序传导题、14题和38题的图表题,这就有利于引导师生夯实基础知识,重视灵活运用,摆脱机械刷题,鼓励思维创新,聚焦问题解决,强调实践应用。曾经在试卷中年年充当排头兵、却令文科考生比较头疼的计算题,在近七年中仅出现过一次(2015年)且比较简单。
内容稳中求实
围绕学科主干 紧密链接时政
2018年全国Ⅱ卷仍然突出基础性要求,杜绝偏题怪题和繁难试题,重视考查主干知识,即对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这就有利于引导教学遵循教育规律、回归课堂课本、避免超纲超量,减轻学生负担。诸如价格变动的影响、抑制通货膨胀的措施、财政与税收、我国的外交政策与理念、矛盾的观点、人生价值的实现、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等,都是历年常考的核心考点。同时,又在高频考点中有所变化与甄选,诸如往年常考的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政府的相关知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知识这次都没有直接考查。
试题仍然关注而不回避时政热点,涉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带一路、互联网+、文化自信、十九大、科技创新、中华民族精神等社会热点问题,体现国家意志与学科特点,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时政,结合当下热点进行知识解读与剖析。
教材重点、时政热点、考生易错易混点,这“三点”交叉之点历来是高频考点。在一轮复习中一定要夯实基础知识,做到基本概念明确、基本观点精准、基本理论全面;二轮复习要重视知识的系统化构建、重视题型专项练习与思维能力培养;三轮复习要注重理论和时政的结合,熟悉热点材料,熟练调用知识。
聚焦关键能力
考查学科思维 重视问题解决
2018年全国Ⅱ卷的主观性试题虽然指向明确、易于下手,但对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突出考查学生理论思维能力、法治思维能力、价值判断能力,引导学生关注思维过程、提升思维品质。
在高三复习备考中,不仅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不仅要求答出、答全、答准知识要点,更应该注重对解读、提取、概括材料信息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材料的链接能力、思维的推展过程,这在近年高考答案的赋分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试题稳中求新
着眼立德树人 体现学科素养
试题充分体现考纲新的要求,贯彻高考评价理念,紧扣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主题,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促进政治认同,着力文化自信,助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高中政治教学的每个阶段,都要探索对学生进行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途经与塑造方法,回归教育本真,培养全面人才。
▲ 吕慧妍
内蒙古师大附中政治教研组组长
内蒙古师大附中宏志班任课教师
内蒙古自治区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内蒙古自治区名师工作坊成员暨兼职教研员
呼和浩特市名师工作室首批研修教师
呼和浩特市优秀班主任
呼和浩特市名师工程优秀学科带头人
2018年高考地理试题以《考试大纲》为依据,彰显学科特点以能力考查为重点,体现地理教育的时代性、实用性和价值性。
试题信息的呈现方式
包括选择题在内的试题信息呈现以图(表)文结合形式为主,即充分体现了地图做为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特点,也考查学生读图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考察逻辑推理能力
和综合思维能力
区位分析是基础的主干知识也是地理因果关系知识的一种,有很强的地理思维逻辑性。绝不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罗列也不能简单模板套用,每一道题都体现了对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的考察,例如36题要在解读信息的基础上经过比较、综合、推理和归纳等分析过程才能得出结论。
从多角度、多层次
考察学科知识整合迁移能力
1.提供较熟悉材料,不超出学生的理解程度,让认真学习的考生面对试题有似曾相识的获得感
例如全国Ⅱ卷第37题,气旋是常见的天气系统,美国的位置、地形考生比较熟悉。但37题要求在考生掌握所学的气旋知识的同时,分析概括气旋的形成与地形(空间)及春季(时间)的关系等学科思维模式的应用,用整体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使考查的综合性得到增强。
2.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较强的应用价值。9—11题以汾川河流域异常降水为切入点,提供资料,探究在极端条件下,水、沙、植被平衡关系被打破后,降水、径流、含沙量和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即是对地理过程由量变到质变的辩证认知培养创新思维,也是科学认识“人与自然和谐”这一命题的深化和升华。
3.材料新颖,紧跟时代步伐
引导学生用地理的眼光观察时事(36题)体现了时代性和实用性。
考查内容与方式具有多样性
即有联系贴近实际生活和学生认知水平的情景设计,例如6—8题;也有开放性试题,例如36题(4)、43题(2)。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让学生接触不同的观点,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保证学生思维的发散和充分表达。
▲ 杨宏宇
内蒙古师大附中地理高级教师
备课组长
▶定了!2018高考成绩公布时间(附查分方式和第一天卷面分析)
▶多图直击鄂尔多斯高考第一天!(附42年的高考作文题,还记得你写的题目吗?)
来源:呼和浩特晚报 内蒙古招生考试